本文信息来源于权威媒体中华网·新闻青岛日报(详尽信源附于文末)。为增强文章可读性,部分细节经过适度润色,敬请理性参考。
文|鹿上
编辑|鹿上
2025年6月15日,刘亦菲作为宝格丽全球代言人,盛装亮相上海电影节宝格丽品牌活动。她以极具气场的大背头造型,搭配高开叉的黑色抹胸礼服,随性披上的西装外套,瞬间成为全场焦点。在她出众的容貌和气质衬托下,即使是璀璨夺目的红宝石项链也显得黯然失色。刘亦菲自带主导气场,舞台上总能牢牢占据C位,在一众国际嘉宾中犹如一朵清新脱俗的莲花。
晚宴上,刘亦菲优雅且自信地与各方宾客侃侃而谈,一位金发女士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她,似乎已为她倾倒。网友们惊叹她长达20余年的持续走红:“她究竟凭什么能火这么久?”自14岁初登荧屏即一炮而红,至今38岁依然稳居顶流,没有谁能比肩她的长盛不衰。
虽然已加入美国国籍,成为“海外华人”,刘亦菲在中国的国民人气却非但未减,反而愈发高涨。甚至中国外交部都公开表达支持与认可。在一次例行记者会上,面对英国记者关于刘亦菲的提问,外交部发言人坚定回应:“她是当代花木兰,是真正的中华儿女!”
展开剩余74%刘亦菲为何能获得如此殊荣?她的身份究竟有何独特之处?
2025年1月,中国红十字会公开向刘亦菲致谢,表彰她在西藏日喀则灾后,第一时间协调团队组织捐款,不仅捐赠了50万元,还送去了700多个暖炉,为寒冷灾区带去温暖。若无红十字会的感谢,外界鲜少知晓她默默行善的点滴。
自2008年汶川地震起,刘亦菲便低调参与无数慈善活动。当年地震发生时,她原计划赴美拍摄,却闻讯后当机立断取消行程,带头捐出100万元巨款,几乎是她当时所有积蓄,同时亲自带队参与救援,成功解救被困儿童。此后,她与陈坤等人共筹得数百万元善款,并设立“紧急孤儿救助中心”,为受灾孤儿提供长期关怀,陪伴他们度过无数节日。她因此荣获“中国儿童慈善奖”,但始终低调从不宣传。
此后,刘亦菲持续投身慈善,2010年玉树地震她率先捐款,2017年九寨沟地震、2020年武汉抗疫、2021年河南暴雨及2023年京津冀洪灾等,她的捐助身影始终活跃。这些公开数据背后,是她更多不为人知的小型慈善活动。据统计,刘亦菲十七年来捐款及物资累计已逾千万,她始终默默无闻,践行真挚善意。
从这些事实看,她的慈善不仅是形象作秀,而是发自内心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怀。2019年香港事件期间,当众多明星选择沉默时,刘亦菲第一个公开支持香港警察,转发人民日报文章,表达坚定立场。她的发声引发广泛关注,尽管招致部分抵制,但也彰显了中华儿女的骨气。
虽为美国籍,刘亦菲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明自己是中国人,社交平台上每逢中国节日必发祝福。外交部对她的重视,亦因她积极推广中国文化。2020年《花木兰》电影在中国热映,尽管口碑褒贬不一,刘亦菲成功将花木兰的坚韧与柔情传递给全球观众,激发了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兴趣。她从全球千余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,完美诠释了这位巾帼英雄。
尽管有人质疑让“美国人”演绎中国英雄,刘亦菲的心始终系于祖国。外交部甚至将她誉为“当代木兰”,是真正的中华儿女。
许多人认为她的美貌是其成功的主要因素,确实外貌为她进入娱乐圈打开了大门,但她的努力与专业同样不可忽视。早年出演《神雕侠侣》中的“小龙女”被称为“神仙姐姐”,其扎实的武术功底和敬业精神尤为突出。她在《功夫之王》《四大名捕》中展现了出色的动作戏,甚至被誉为“内地最后的刀马旦”。拍戏时从不使用替身,亲自完成高难度动作,经历过水流冲击、头发被鼓风机卷入、泪腺炎等艰难考验,敬业精神令人敬佩。
在《玫瑰的故事》采访中,导演万茜称刘亦菲拍戏专注,不玩手机,尊重每一位工作人员。她的即兴泼油漆戏份虽效果惊艳,却弄脏了皮肤和头发,导演紧急安排洗头,但她只顾演戏。正是这种无与伦比的敬业与对中国身份的认同,推动她一步步攀登演艺巅峰。
然而,刘亦菲的美国国籍始终成为争议焦点。为何深爱祖国的她,却持有外国国籍?这背后隐藏着一段心酸往事。
她的家庭背景如同小说女主角般传奇。祖父曾参加多次重要战役,英勇杀敌;祖母任教于同济医学院,为中国医学教育贡献良多;父亲是外交官,母亲则是国家一级舞蹈演员。家族深厚的爱国传统熏陶她成长。
但10岁时,父母因感情破裂离异,母亲带她远赴美国。为解决学业问题,母亲不得不为她办理美国国籍。尽管远离祖国,母亲始终坚持中文教育,刘亦菲在母亲怀抱中背诵古诗,怀念故土。异乡生活中,她因华裔身份常遭欺凌,激发了她捍卫祖国的决心。
成年后重返祖国,虽发展顺利,却屡遭国籍质疑。面对嘲讽,她从未动摇,持续专注慈善与文化传播,坚定维护祖国立场。这份真诚与担当,是外交部给予她特殊认可的根本原因。
本文内容信息来源:中华网·新闻青岛日报
发布于:山东省长宏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